欢迎您进入中国星空网公众服务平台!

扫一扫

国家天文台密云观测基地

时间:2016年09月08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密云射电天文观测基地

  • 国家天文台密云观测基地

国家天文台密云射电天文观测基地密云射电天文观测基地曾为我国早期射电天文的主要观测基地,目前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观测中心,在该站建有50米射电天文观测用天线。

台站基本情况

国家天文台密云射电天文观测基地密云射电天文观测基地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观测中心的重要观测基地之一 ,位于北京市密云县密云水库北岸的不老屯村,在该站建成的50米天线是目前国内口径最大天线。该站是我国早期射电天文的主要观测基地,在该站建成的,由28面直径为9米的抛物面天线组成的米波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阵列,曾经为米波巡天、射电变源、超新星遗迹等方面的研究做出过巨大贡献。

历史沿革

1966年10月8日,中科院批复密云射电天文观测站基建任务书。

1967年,北京天文台密云射电天文工作站建成146兆赫16面天线射电干涉仪,开展对太阳Ⅰ型射电爆发和噪暴样本的收集和研究工作。

1964年,12月完成了密云射电天文工作站选址。

1974年,北京天文台完成密云观测站2×16(450兆赫) 复合射电干涉仪的研制。

1983年12月26日,北京天文台密云观测站米波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总机联调成功,绘出第一张232兆赫的射电源仙后座A二维天图。

1984 10月18日至20日 北京天文台密云米波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通过中国科学院鉴定(198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重要天文装置

密云50米天线

北京密云50米天线是为完成绕月探测工程任务和射电天文观测而新建的目前国内最大的天线系统,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54所研制,它的建成和投入使用,能够为国家天文台,乃至中国科学院承担更多的国家任务奠定基础条件,这座目前国内最大的天线,用于天文研究,将大大提高天文观测能力。同时,中国科学院所属的密云50米天线、昆明40米天线、佘山25米天线以及乌鲁木齐25米天线一起,组成我国较为完整的VLBI观测网络,开展天文观测和参加国际合作。密云50米天线,线高56米,总重680吨,由结构、馈源和伺服控制三部分组成。天线结构主要包括反射体和座架两部分,其中座架采用轮轨方式,由轮轨、方位驱动装置、一次平台、A字梁、二次平台、俯仰座架、俯仰驱动装置、俯仰齿弧等组成。反射体包括背架和反射面,共有七环、432块面板,其中一至四环为实板面,半径为30米;五至七环为内径6.5cm的丝网面,径宽20米。

50米FAST模型

2006年,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密云观测站50米FAST(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模型完成。模型的主要构成情况为:人造钢筋水泥洼坑、支撑钢结构圈梁、卷索机构、下拉索和主索网以及反射面单元。由于望远镜台址是在我国贵州天然喀斯特洼坑,对未来FAST建设,模型中的人造洼地和周边支撑圈梁不是必须的。在这一模型完成之后,将通过对脉冲星和中性氢的实验观测,演示FAST的各项关键技术,成为FAST进一步整体优化和初步设计的平台。模型建设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重点项目、中科院重要方向性项目和国家天文台的经费支持。


上一篇:国家天文台怀柔太阳观测基地
下一篇:国家天文台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
(作者:佚名 编辑:admin)
关于我们 会员展示 加盟合作 联系我们